禾固公司定期舉辦設計服務平台座談會,廣邀產業菁英激盪出客戶一個健康友善的生活環境。多數人想自己蓋一件房子,卻不知如何下手, 甚至找了建築師,也因溝通不佳起造階段一改再改,不但浪費時間、金錢 蓋出來的房子還不見得符合自己心意,要怎麼才能跨越這些障礙? 營造近3百棟獨棟別墅的禾固工程持續舉辦座談,分享經驗,協助消費者找出最佳模式。
禾固能有這樣的口碑絕非偶然,而是有許多的實績在眼前,像是已蓋近3百棟別墅,棟棟別具風格。還有精密工業園區一入園的耀眼黃色建築以及造成山城轟動的東勢阿木婚宴會館等…都見證禾固的實力。會有這樣傑出的成績,植基於總經理張啟章默默耕耘20年打下的基礎。禾固營造總經理張啟章建議,業主最好直接把土地交給工程公司規劃,挑選適合的建築師且由建築師從設計做到裝潢,讓建築理念得以貫穿,自然會得到最佳成果。
明明擁有興建大型營建案的實力,為何堅持選擇蓋別墅?張啟章總經理認為,每棟別墅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更是營建業者展現自己能力的「作品」。它要比蓋一般建案來得更講究,還得透過與業主有良好及充分的溝通來完成,這才是營造商最大的挑戰。二十年來 禾固始終堅守的核心價值是「信任」二字,也因為他堅持品質與售後服務,它的別墅客戶至今都成了他的好朋友,還成立了聯誼會挺他。
住宅設計觀念 - 黃建築師
一生著力於住宅設計、2002年的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Prize)得主澳洲建築師Glenn Murcutt曾經在訪談中提及,他對於住宅設計的終極目標,便是創造一個充滿”serenity”的環境。最貼近”Serenity”的中譯是「寧靜」二字,而這種寧靜是屬於內心的,經由空間環境傳遞而內化的感受。Murcutt的住宅平面,多呈現狹長的「一」字型的原因也在於此;將平面東西向拉長,使得南北向的開敞景觀最大化,主臥室置於東端,迎接早上升起的陽光,客餐廚及其延伸出的戶外平台置於西側,欣賞日落。
這種心境上的寧靜,如同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在「湖濱散記」中所談到的:「….. 。我到樹林中去,因為我希望從容不迫地生活,僅僅面對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實,看看我是否能掌握生活的教誨,不至於在臨終時才發現自己不曾生活過。」住宅,成為一種可以讓人真實面對基本生活及自省的環境。在台灣作住宅設計,經常面對的挑戰是在既定的容積條件下,被要求置入過多的「功能」,這些功能便會化身為過多的「房間」,若是不經過深入討論及篩選布置,很容易在平面上產生一團房間與動線的組合,失去空間感。其原因之一是業主把自己的住宅當作「祖產」來思考,以「團圓」時之最大人數來期望室內面積,即使兒女各自成家,家中每份子仍都能擁有一個(以上的)房間以及一部(以上的)室內停車位。原因之二是對於生活便利性的追求,希望到達室內各點都不會有過長的動線。以至於多半容易產生出集中型的layout,亦即寬度過深的矩形平面,除了影響自然的空氣對流及採光之外、與外部景觀或都市空間的對話也不佳。
住宅是生活的容器,然而如果生活的全部是圍繞著「物」及「使用功能」作為中心,那麼住宅的空間必然擁塞,喪失寧靜自省的可能性。如何降低住宅對於「夢想」的豪華負載,回歸面對生活的本質,正是我們與業主共同修習的基本功課。
想家 - 張建築師
打造一個好的住宅,我會回歸到三個原點去思考:土地、生活和型式。
土地,就是尋找屬於基地所在環境的風土,感受土地的脈動,觸摸它的「存在」。傾聽土地的聲音,才能讓我們有能力將建築「種植」在土地上,而不是將建築「置放」在土地上。傳統民居讓我們感受到極大的來自土地的能量,原因不完全在於它的材料與工法,而在於那麼一股對土地的熟悉與熱愛。我們唯有將建築行為從對土地的破壞轉為對它的承諾,我們在天地之間立足才有意義。
生活,是住宅設計所要面對的真正「業主」。感受生活,才有可能體悟生活所要對應的空間本質。在消費主義發達的社會裡,平面設計媒體往往傳達了唯美的「樣板房」意象,與真正的生活內涵毫無關係。成為一個稱職的住宅設計者,他(她)必須將自己放到所設計的房子裡,探究所設計的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細膩與複雜的關係,才有機會成就一棟好的住宅。
型式,是尋找居住空間的原型。它不是學術研究的類型學,更不是標準與模範平面,而是尋找那條回到單純的道路,尋找個別設計對象與課題背後潛在的自明的次序。這個自明的次序必須要回應土地與生活,必要時更是對抗陳腔濫調的既定陋習的明鏡。許多建築學家都同意「建築的原型是居所」這句話,而居所(dwelling)最終呈現的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家」的一切現象。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我們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我們」,這也就意味著什麼樣的房子就會住什麼樣的人。設計者的責任和影響力比一般人的想像來得巨大許多。我們要謹記在接受一棟房子的設計委託時,它不是一個「項目」,一個「案子」,也不會先是一件「作品」,而是一個努力尋找回歸土地、生活與型式的過程。
以設計導入生活態度,讓生活態度體驗設計 - 張建築師
建築所表現的美好,是人進入其空間領域後,對於視線、聽覺、觸感、氣味所及之處,體驗其空間內外的互動關係,讓人感受到大自然中陽光、空氣及水的靈動。而設計者必須仔細探討使用者在空間中的活動型態,量身訂做最貼近使用者需求的空間,並營造動線的便捷與空間的趣味。
在這冷漠的都市水泥叢林及寸土寸金的土地上,有效地利用外部空間造景與陽露台、屋頂的綠化,創造人與自然的融合與擁抱,讓建築的量體與材質回歸到原始面貌,以「純粹簡練」結合人文與自然的本質。
秉持著對建築不僅只是遮風避雨、結構安全的基本功能,而該賦予更多的內涵。美好的建築呈現,是需要既浪漫又理性的設計理念與手法,更需要專業的營造施工與管理,才能使其成為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恆久藝術品。
家-生活空間 - 劉建築師
拒絕金權城市化力量的併吞
我們生活在一個金權的城市中,不斷向金權膜拜擴張的家屋文化,壓抑了家居生活中素僕純淨的感動,我們的建築要拒絕這種併吞,還原真實的自我面貌。
縫隙中的生命張力
如果只是一味張看繁華的風景,我們就會錯過許多充滿生命力的[縫隙]:在城市僻靜的一隅,再不易察覺的空間裡...在此縫隙中,我們得以避開世俗的侵犯,創造一個遊刃有餘的自我天地. 深邃的生活來自於建築.人與自然和諧無間的關係。
森林島居:縫隙中的在地安頓
我們得以在此金權的城市中覓得一處深邃靜謐的[縫隙], 建構出一方山水意境,以沉靜的力量對抗混亂的世界,以一座浮標於水上的園林昇華塵世的沉重擔負. 回家,引領我們向森林深入,回到我們內心的豐富島嶼. 博物館的時間與空間豪宅的定義被改變了,家:不是炫燿自我榮光的舞台,也不再只是吃飯穿衣睡覺的地方,而是一個可以渡過一段有品質時光的空間。
家,成為時間的博物館四季的展場: 人,家具,生活就像戶外的樹木.花草.石頭.光影都是這個關於[時間]的展覽的一部分,而展覽沒有開始與結束,時間在此是巂永的,是永恆的.如是在城市紋理的縫隙中,在繁華與靜謐的辯證處,一座森林如夢地誕生了.且待我們去傾聽述說。
住宅是生活環境中最小的空間組成單位,不僅是最私密的個人場域,也是每日使用時間最長的空間場所;住宅單元理應是自遠古以來構築人類聚落,延續到現今都市紋理脈絡最基本的單元。小從個人的身體尺度,大到社會群體共同生活場域,從獨棟別墅到組構成集體社群的居住環境,或是近年來聳立於都市紋理的高層住宅建築。「2011 TRAA 第三屆台灣住宅建築獎(2011 TRAA Taiwan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ward)」奠基於過去兩屆的基礎上,持續試圖尋找適合台灣在地住宅建築的優秀作品,並企圖導正台灣住宅建築以價位高低評論住宅建築優劣的荒謬怪象,讓民眾得以有機會重新認識好的住宅建築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