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vate villa

自地自建
員林-張公館

打造一個好的住宅,我會回歸到三個原點去思考:土地、生活和型式。
土地,就是尋找屬於基地所在環境的風土,感受土地的脈動,觸摸它的「存在」。傾聽土地的聲音,才能讓我們有能力將建築「種植」在土地上,而不是將建築「置放」在土地上。傳統民居讓我們感受到極大的來自土地的能量,原因不完全在於它的材料與工法,而在於那麼一股對土地的熟悉與熱愛。我們唯有將建築行為從對土地的破壞轉為對它的承諾,我們在天地之間立足才有意義。
生活,是住宅設計所要面對的真正「業主」。感受生活,才有可能體悟生活所要對應的空間本質。在消費主義發達的社會裡,平面設計媒體往往傳達了唯美的「樣板房」意象,與真正的生活內涵毫無關係。成為一個稱職的住宅設計者,他(她)必須將自己放到所設計的房子裡,探究所設計的空間與使用者之間細膩與複雜的關係,才有機會成就一棟好的住宅。 型式,是尋找居住空間的原型。它不是學術研究的類型學,更不是標準與模範平面,而是尋找那條回到單純的道路,尋找個別設計對象與課題背後潛在的自明的次序。這個自明的次序必須要回應土地與生活,必要時更是對抗陳腔濫調的既定陋習的明鏡。許多建築學家都同意「建築的原型是居所」這句話,而居所(dwelling)最終呈現的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家」的一切現象。
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我們塑造建築,建築也塑造我們」,這也就意味著什麼樣的房子就會住什麼樣的人。設計者的責任和影響力比一般人的想像來得巨大許多。我們要謹記在接受一棟房子的設計委託時,它不是一個「項目」,一個「案子」,也不會先是一件「作品」,而是一個努力尋找回歸土地、生活與型式的過程。

BACK
TOP
諮詢
禾固營造
蓋別墅 找禾固